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民國九年新竹州苗栗郡圖
本鄉於清乾隆十三年(一七四八)劃分區域由彰化縣歸淡水廳管轄。道光二十二年(一八四二)由李藤華等人開庄設置街道,名曰「三叉河庄」,同治九年(一八七○)設淡水廳三叉河隘,光緒元年(一八七五)隸屬台北府新竹縣轄。光緒十一年(一八八五)台灣脫離福建省管轄而設省。劉銘傳欽使來台任首任巡撫,於光緒十五年(一八八九)新設轄區,改屬台灣府苗栗縣三叉河庄。

光緒二十一年(一八九五)中日甲午戰爭,清廷戰敗,割讓台灣、澎湖給日本,日本佔領台灣後,將本鄉編屬台灣縣苗栗廳三叉河支廳,光緒二十三年(一八九七)改隸新竹縣,次年又改屬台中縣,光緒二十五年(一八九九)設三叉派出所,實施戶囗普查,編保甲。宣統二年(一九一○)更改為苗栗一堡三叉河支廳,民國二年(一九一三)鯉魚潭改隸三叉庄,民國九年(一九二○)改制廢除支廳,本鄉改屬新竹州苗栗郡三叉庄,分布保甲制度為三叉字、雙草湖字、雙連潭字、拐子湖字、魚藤坪字及鯉魚潭字等六保,由庄役場轄治。
民國三十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日本戰敗投降,台灣重回祖國懷抱,重編台灣行政區,民國三十五年(一九四六)本鄉改為福建省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新竹縣苗栗區三叉鄉,將原有三叉庄分為廣盛及盛興兩村,至此本鄉共分為七村計有一三九鄰,並組織鄉自治會,民國三十九年(一九五○)十月二十五日行政區域再次劃分,改為台灣省苗栗縣三叉鄉,民國四十年六月陳永財先生當選為首任民選鄉長。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因「叉」字不雅奉准更改為「義」。至此,「中華民國台灣省苗栗縣三義鄉」名稱沿用至今。
三義鄉疆域沿革表:如附件
三義原名「三叉」又稱「三叉河」,此地名與河川及其流路有密切的關係。本鄉北半部西湖溪由兩大水系匯聚而成,其一為源於關刀山北麓稱打哪叭溪,另一為源於勝興山區之水尾溪(原名打木溪),兩條支流於廣盛、雙湖交界的三興橋會合成西湖溪,再向北流入銅鑼鄉樟樹村,形成一「三叉狀」、「三叉河」的地名因此而來。日據時期稱為「三叉河庄」,台灣光復後設「三叉鄉」,後因「叉」字字義不雅,而於民國四十二年十月更名為「三義鄉」
三義鄉
三義鄉以前北部是平埔族打哪叭社居住的地區,南部則是巴宰海平埔族的移住地。全鄉都是原始森林,其中以樟木尤為茂盛。據文獻記載於清雍正年間有「淡水廳貓狸堡三叉河庄」的封域,但真正開墾則始於清乾隆二十七年(一七六二),有潘大猷入墾南端,聚居於鯉魚潭一帶,現在鯉魚潭村「番仔城」相傳即是當年潘氏之部落所在地,同時另有少數廣東客家人進入雙連潭、拐子湖及魚藤坪等地,過著狩獵、採樟、伐木及防阻原住民襲擊的生活。其間亦有羅芳華、李文禮及張衍岳等陸續開闢三叉河(廣盛村老街)一帶。

清道光二十二年(一八四二)銅鑼灣人李騰華等十五人組織股夥三十二股稱為「金華生」墾號,招募墾佃百戶,經麻薯舊社原住民同意,開墾三叉河(廣盛村),經營墾殖、製腦、製材、築巿街並設隘寮和隘丁,防患大湖地區原住民侵擾,其築之巿街稱為「三叉河街」。道光二十六年(一八四六)又有吳紹遠夥同五人,組成「金隆盛」墾號.向岸裡社屯辦潘清章,通事潘德和約墾雙草湖(雙湖村)一帶山林,並搭設腦寮、闢田種植,咸豐六年(一八五六)吳鳳能兄弟開發雙連潭(雙潭村)。同治五年(一八六六)楊清安開拓魚藤坪地區(龍騰村)。光緒九年(一八八三年)吳復初、楊清安和詹連潭等三人合墾三叉河。此後漢人入墾者日漸增多,由開始拓荒到光緒年間,經先民百餘年的揮汗墾闢,三義地區大多已被開發,居民日增,奠定日後立庄設鄉的基礎。

民國七十三年五月,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劉益昌等人,以四個月時間,在鯉魚潭水庫地區發現「伯公瓏」舊石器遺址共十二處,採集史前石器一O八件、陶片二九五件。鯉魚潭發現的史前遺物,在苗栗縣已出土的各處遺址中,是最豐富完整的一處。從各種石器和陶片等器物研判,住在景山溪河階台地的史前居民,他們的生活型態是以農為主,但兼有狩獵、漁撈等生活方式。另外從出土的器物質地來看,大多不是本地原產的,可見地們已經有遠距離的商業行為,或輾轉交往的情形。據考證以上所發現的史前遺物,約存在於兩千年前左右的黑陶文化到三、四干年前的彩陶文化都有,其中「伯公壟文化」年代約在三干七百年前到一萬年前,是台灣已發現的少數萬年先民遺址之一,足見本鄉先民開發之早,尚待進一步考究和探討。
茲列乾隆、道光、同治、光緒年間開發歷程簡表:如附件